张老师-冬日暖“情” ,对于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张老师-冬日暖“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冬日暖“情”
裘晓缘
难得冬日暖晴。
手里拿着张老师刚出版的新书,乐呵呵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当年的小径如今已是宽广大道,沿河踱步,随手翻开新书的扉页,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过去。
那时我才上小学四年级,从我识字开始就喜欢写一些小文章,看着身边的小朋友报了这样那样的学习班,我也很想找老师学习文学创作,终于在一次学校发下来的刊物《小花朵》里面看到了张鹤鸣老师的作文创作培训班,(那时还没有被命名为“双羽”。)于是就这样和张老师及儿童文学结下了“良缘”。
翻阅着手里的这本书,仿佛在畅游张老师和我们昨天的故事。翻新的玉海楼,对面是一所百年名校,那就是我第一次上张老师的课的地方……
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者卖力地为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有寓言,有童话,还有他以往的趣事,这些可都是在学校里闻所未闻的,那时还不懂,只一味听着好玩儿,后来第一本小作家优秀作品集《梧桐树下的秘密》出版了,收录的都是学员们的作品,他们有的是听了张老师的故事后受到启发,有的是自己的经历或者是突发奇想创作的精彩故事,能收录在优秀作品集里是对我们小学员最大的肯定,谁都想在上面留下一角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所以正是这一本本作品集激起我们创作的兴趣。
在课堂上,张老师的讲课不是呆板地照本宣科,而是让讲台上下互动,还会让小作者上台来朗读自己的大作,台上的小作者一定是又紧张又骄傲。一次想到了一句歇后语——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提笔编了一篇寓言,就是这篇小小的寓言故事,引起了张老师的关注,他说会把我这篇寓言收录在第二集小作家优秀作品选里,这时我更加确定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也让我更加喜爱上了寓言这个既好玩又陌生的文体。
有时候人的回忆会被某种东西激发出来,本来深藏心底的往事一下子像倒带一般呈现在眼前。光阴就这样静下来,缓缓落下,乖乖地蹲在页脚,安稳得像冬日阳光里的微尘。
穿过那岁月的风尘,打开一幅幅张老师教导学生的画面,重温张老师对寓言童话,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这一切我们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下了课就在张老师家凑在一起讨论有趣的话题,张老师的书房就像一个小型图书馆,有时候他给我们看动物世界的画报,还给我们讲西欧的神话故事,有时候就读一些简报给我们听,让我们从中寻找创作的灵感。除了寓言童话外,张老师还教了一种对我们来说很陌生的文体那就是剧本。刚开始,张老师让我们试着改编名家的寓言童话,写完以后张老师摇摇头说,写剧本可不是项简单的活,不仅要有合情合理的剧情,还要考虑舞台调度,有的内容很精彩但不一定适合搬上舞台,;而且,在写剧本的时候还要安排好场景,演员什么时候出场,讲话的时候配合怎样的动作表情,如果是小歌剧,还要设计唱腔。开始编唱词的时候怎么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像张老师剧本里那样雅俗共赏的唱词来,后来张老师给我们每人一本小册子,是普通话音韵汇编,有了这个小册子我们编起唱词来就规范多了。我们改编的作品都要经过老师的再三批改,原本稀疏的枝干顿时变得枝繁叶茂,人物形象饱满了,舞台表现力丰富了。但是我们不可能一直让老师牵着手走路,我们要学会看着张老师的脚步自己行走。
在张老师培训班的点点滴滴记录着我们这群“车头帮”(坐在老师车头成长的孩子们)童年的美好时光。
神思在这冬日的午后里踽踽而行,恒恒一线的光阴,在指间,缠绕着那些疏疏淡淡的回忆。
转过一个弯道,沿着这条老市府大院的小路就到家了,腊月里的阳光斜斜地照在手里捧着的这本书上,合上它,道一声,谢谢你带领我走近儿童文学,愿你平安健康,创造儿童文学新的辉煌。“车头帮”会踩着你的脚印,一步步攀上高峰。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fable.cn/content-4891.html
以上是关于张老师-冬日暖“情”的介绍,希望对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张老师-冬日暖“情”;本文链接:http://rc-yjbl.com/yuy/2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