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儿童故事网,分享儿童故事,包括:睡前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故事等,是您给儿童讲故事的好助手。

庄子寓言和成语(上)

  • 庄子,寓,言和,成语,上,原文,标题,庄子,寓,
  • 寓言故事-小马儿童故事网
  • 2024-07-07 23:10
  • 小马儿童故事网

庄子寓言和成语(上) ,对于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庄子寓言和成语(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庄子寓言和成语(上)

成语是固定词组的一种,特点是意义完整、结构定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句子中通常只作为一个词来使用,有较强的表现力。汉语成语大多是由四字组成。“成语有显著的习用性,它长期以来为人们广泛运用,在民间广为流传。许多成语还源远流长,大有来历呢。”[i][①]而寓言成语则是指由寓言转化而来的成语。有些寓言特别是古代寓言,由于其精湛的哲理性,它们的教训话语及教训故事往往被压缩成一个词组固定下来,成为成语,在语言运用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庄子寓言成语是指由庄子寓言凝固的及其衍化而来的成语。

一、《庄子》寓言成语概况

先秦寓言中,可作为成语故事的约有129则,其中,《周易》1则;《左传》5则;《公孙龙子》1则;《晏子春秋》6则;《魏文侯书》1则;《申子》1则;《尸子》1则;《孙子》1则;《礼记》1则;《墨子》1则;《列子》17则;《孟子》13则;《庄子》44则;《韩非子》19则;战国策11则;吕氏春秋7则。以上统计可知,《庄子》中的寓言故事最多。各书中的寓言成语故事有重出的,如“反裘负刍”,出自《魏文侯书》,同时也见于《晏子春秋·杂上》,另外还汉代的《新序·杂事二》亦载。再如“呆若木鸡”,同时见于《列子·黄帝》和《庄子·达生》。除去这种重出的部分寓言,先秦寓言成语故事也在一百篇以上。这些寓言成语故事凝固和衍化成的成语有274条,其中,《周易》3条,《左传》9条,《公孙龙子》3条,《晏子春秋》9条,《魏文侯书》1条,《申子》1条,《尸子》1条,《孙子》2条,《礼记》2条,墨子5条,《列子》39条,《孟子》19条,《庄子》109条,《韩非子》26条,《战国策》32条,《吕氏春秋》13条。这里,《庄子》寓言凝固成的成语也是最多的,足见其影响之大。有时一则寓言故事在后世则形成若干条成语,其形式和意义相去不远,如《庄子·逍遥游》中,形成了“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我们现将庄子寓言成语收集整理附后。

二、庄子寓言成语分类

按照寓言故事和成语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对寓言成语进行初步的分类。

㈠一则寓言对应一条成语

这种情况,一般是用一条成语对该寓言故事进行高度概括。如“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寓言原意是说明“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不龟手药”、“螳臂当车”、“鼓盆之戚”等均属此类。

一则寓言对应一条成语,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寓言故事中的某一句话特别凝练,富有哲理,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对人们的生活、学习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如“抱甕出灌”,出自《庄子·天地》: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慙,俯而不对。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

“汉阴丈人”这篇寓言本意是申述为政者当去“机心”而保持真朴。寓言中的“抱甕出灌”便被视作成语,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

㈡一则寓言对应多条成语

同样一则寓言故事,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过程中,可以见仁见智,这样就由一篇寓言衍化出多条成语。这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一则寓言衍化出的成语形式大致相同,意义一致。如“纪渻子养斗鸡”这篇寓言,后人衍化为“呆若木鸡”和“呆似木鸡”,成语形式上基本相同,“若”与“似”为同义词,成语的意义是一样的,都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一则寓言可衍化出几条成语,其意义不同。如“庖丁解牛”这篇寓言,所衍化的成语主要有“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切中肯綮”、“切中窾要”、“批郤导窾”、“批砉导窾”、“发硎新试”、“新发于铏”、“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官止神行”等11条,这11条成语可分为8类,“庖丁解牛”与“目无全牛”同,“切中肯綮”与“切中窾要”同,“批郤导窾”、“批砉导窾”同,其余则分别之。

㈢多则寓言合成一条成语

人们在凝练、概括寓言故事时,往往把相关的故事、事件联系在一起,再进行凝练、概括和加工,形成新的成语。一方面,这几个故事、事件比较相似,人们容易把他们联想在一起;另一方面,后世文人这样使用词语(后来凝练为成语)可使表达收到言约意丰之效果,还能表现其文学修养及知识广博。如“屏气凝神”,“屏气”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凝神”出自《庄子·达生》“佝偻承蜩”: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屏气”和“凝神”都是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样子,把二者结合起来,应在情理之中。

三、寓言成语的重复交叉情况

我们在查阅成语词条时,可能会发现其出处不止一处,有时会出自两处、三处或更多,这是由于寓言故事在多种典籍中重出的缘故。如“朝三暮四”,既出自《庄子·齐物论》,亦见《列子·黄帝》,还见于后世的《郁离子·瞽聩篇》。就是在同一部典籍中,寓言故事重出也不足为怪。如“相濡以沫”,既见于《庄子·大宗师》,又见于《庄子·天运》。我们认为,先秦寓言故事重出导致了寓言成语重复交叉,一是因为有的寓言故事在当时流行甚广,诸子百家信手拈来,各自为用;二是因为先秦的典籍多为后人辑录编辑,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一手,难免重复,甚至在一书或一章之内也不可避免。先秦寓言成语重复交叉情况均在附录中注明。

四、《庄子》寓言成语对后世的影响

寓言成语因其深刻的内涵和简练的语言形式而颇受后人青睐。庄子寓言成语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丰富了语言宝库。《庄子》大量的寓言成语被人们反复使用,特别是古代文人中的部分典故就出自庄子寓言成语,当然,某些成语的形成也有它们的功劳。还有相当一部分寓言成语仍在现代汉语中应用,或沿用原义,或有所演绎,或与原义相反(如朝三暮四、呆若木鸡、每况愈下等)。其次,一些寓言成语被编写成连环画,或被拍成动画片,发挥着它的教育功能。另外,庄子寓言成语在政治、哲学、历史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五、《庄子》寓言成语所蕴涵的文化特质

《庄子》是先秦的文化典籍,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对于中国后世的哲学、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寓言又是《庄子》著作的精髓,它所形成的寓言成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

㈠神的崇拜

中华民族历来崇拜神,神人至高无上,无所不能,对于一些无法表达的东西也往往以“神”冠之,如“鬼斧神工”、“神出鬼没”等。“姑射神人”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里,把姑射神人描写得完美无缺,这样的描写后泛用于美貌女子。

神的崇拜的对立面就是对鬼的畏惧和贬斥。“畏影恶迹”[ii][②]即此一例:“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荀子·解蔽》“涓蜀梁”与此相似。成语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但人们往往把惧鬼,把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到鬼神身上,对一些弄不清的问题也总是疑神疑鬼,在很多情况下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㈡道家宗法自然的超脱精神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开篇就赞美逍遥自在、无所凭借的大鹏鸟。“鼓盆之戚”[iii][③]很能反映这种思想: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忽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的这种思想和做法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但却贴切地反映了道家的精神,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形体的变换也是正常的,生即死,死亦生。

㈢精益求精的态度

《庄子》寓言中刻画了不少的能工巧匠,他们技艺娴熟,叹为观止。《庄子·天道》的“轮扁斫轮”、“斫轮老手”、“得心应手”和《庄子·徐无鬼》的“匠石运斤”、“鼻垩挥斤”、“大匠运斤”、“运斤成风”都盛赞精湛的技艺。不论古今,精湛的技艺总是为人称道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现代科技的发展也更多地需要高精尖人才以及技术间的密切配合。

㈣处世精神

“君子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iv][④]说明人们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黄雀”[v][⑤]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古代人民的处世原则和方法。人生在世,需要处理诸多的问题和事情,人与之间尔虞我诈,防不胜防,在实际的交往中讲求的就是感情,鄙视金钱和功名利禄。同时,具体实践中还要有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如“斗升之水”、“斗水活鳞”、“涸辙之鲋”[vi][⑥],常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和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这表明人们之间需要互助互济。“相濡以沫”、“呴湿濡沫”、“相呴相济”[vii][⑦]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鱼尚且如此,人就无需多言。

㈤明确的审美观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识,明善恶,辨美丑,别是非。“东施效颦”、“丑女效颦”[viii][⑧]中的东施是一位丑女:“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这位丑女到底丑到什么程度,作者没有描写,而是使用了衬托的手法,“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其丑可以想见。“吮痈舔痔”、“舐痈吮痔”[ix][⑨]用一些肮脏的东西借代为人们心目中丑的方面,用好的东西来表示美,如“冰肌玉骨”[x][⑩],用“冰”和“玉”的明澈来比喻肌肤,让人顿生仰慕之情。


[i][①]许肇本.成语知识浅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3.

[ii][②]《庄子·渔父》.

[iii][③]《庄子·至乐》.

[iv][④]《庄子·山木》.

[v][⑤]《庄子·山木》.

[vi][⑥]《庄子·外物》.

[vii][⑦]《庄子·大宗师.》

[viii][⑧]《庄子·天运》.

[ix][⑨]《庄子·列御寇》.

[x][⑩]《庄子·逍遥游》.

(邮箱:yql2005@163.com)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fable.cn/content-6396.html

以上是关于庄子寓言和成语(上)的介绍,希望对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庄子寓言和成语(上);本文链接:http://rc-yjbl.com/yuy/26618.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马儿童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2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