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孩子•孔夫子 ,对于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李子•孩子•孔夫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李子•孩子•孔夫子
晋朝初期文学家王戎,当时成为“竹林七贤”之一。七岁时,因“道旁苦李”留下佳话,一起跟他玩的孩子都成了傻子。
几千年过去了,道旁的李子依然存在,摘李子的孩子也依然在延续着故事。
一天秋日野炊,一班学生在野炊的道旁看到一棵李子树,上面结满果实。孔夫子说:“这树上的李子是甜的,还是苦的。”
聪明的孩子立刻引经据典,找出王戎的“道旁李苦”的典故,引得同学哄堂大笑。又有一位聪明的孩子说:“几千年的旧时,早就时过境迁。现在的孩子谁还摘野果充饥,就是最甜也没有市场上买来的好吃,尤其还要爬树摘,现在的孩子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吗?”
同学都认为后一位同学说的有道理。李子挂在树上却暗自发笑: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孩子,只会动动嘴皮,谁知道我的真实情况,人类啊!真是自作聪明。
还是孔夫子有经验,她对学生说:“猜测不能真正了解李子,实践是验证真理的最好标准,谁爬上去摘下来,尝一口,才知道是苦还是甜。”
顽皮的学生对孔夫子说:“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不亲自尝一尝怎么知道甜苦。可是,爬上去的孩子不就成傻子了吗?又会闹出“道旁苦李”的笑话。”
树上的李子又发笑了:“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才子俊杰都无法品出我的真实味道,有的说是酸的,有的说是苦的,有的说是甜的,就凭你们一班顽童也想品出我的真实味道吗?”
实践出真知,这真知也是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李子在刚刚结果的时期是苦的,这是真知;李子在没成熟的时期是酸的,这也是真知;李子在成熟的时期是甜的,这也是真知。
好动的孩子总想亲自尝一尝,爬上树随手摘一粒给孔夫子,孔夫子品尝一口是酸的。学生问孔夫子味道怎么样?孔夫子不说,只是笑一笑。孩子选了最好的,完全红透的第二粒李子抛给孔夫子说:“老师这是最好的,你尝一尝味道如何?”
孔夫子尝到甜甜的李子,对着一批聪明的学生说:“同一颗树,长出不同味道的李子,有早熟的,也有迟一点成熟的。就像你们一班同学,也有早慧的,也有后进的,不是品质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李子挂在树上经过千年的褒贬,听了孔夫子的话终于明白了。历史对它的褒贬原来只是时间的不同。
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一中 林小云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fable.cn/content-6997.html
以上是关于李子•孩子•孔夫子的介绍,希望对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李子•孩子•孔夫子;本文链接:http://rc-yjbl.com/yuy/2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