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水兵的故事 ,对于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一个水兵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个水兵的故事
沙埕港
沙埕港是祖国南大门的良港之一。三面环山,一条水路进出,向南拐个左转弯出去,前面便是浩瀚的大海,烟波浩淼,水天一色,碧蓝碧蓝的,海上那成群结队的海鸥,绕着出海的渔船盘旋飞翔......
初到沙埕港,我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小岛上的山并不很高,那撒落小岛上的星星点点是住着的人家。夜色中,矮矮的房屋前,一条充满鱼惺味的用石头砌成四尺多宽的大路,高低不平、弯弯曲曲地延伸到山平头——那是某海军驻地的营部。营房是用稻草盖的,茅棚计有四幢。周围的山比较高,各个山头驻着高炮部队,一有敌机飞来,阵阵炮弹像雨点般飞向天空。有一次,我得了感冒住在营部医院里,一颗炮弹掉到我的床前,使我着实吓了一跳。后来也习惯了,因为在这里,凡是遇上好天气,敌机天天飞来干扰。那个时候,我们的高炮射程不远,打敌机,就像晒谷场上赶麻雀!
深藏的港湾中央有个钢铁制造的大码头。小炮艇就停泊在钢铁大码头的两边。我是五一六炮艇上新到的航海员,和战友们一样,每天早晨起来做操,唱歌,锻炼身体。部队有节奏的生活过得非常快乐!
星期天,除值班之外,有的战友去游泳。我不会游泳,就趁小划子上岸,到那四尺多宽的大路两边逛商店,有时到新华书店买些书。我还记得江苏的张锦江同志,个子比我高一点,一说话就脸红红的,在训练团挺爱看书,后来他写了《一个被失踪了的水兵》......南京的战友胡以祥同志还送给我一本精装诗集。直到回来后我一直保存着,经常拿出来阅读、朗诵。诗可以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我到了部队闲下来就看书,还学着画渔船,画渔民的三支桅。
夜深了,马达轰隆隆地响。
小炮艇,护渔去......
这声音是一道道丰收的喜讯。
人们都说海军吃得好,穿得好,一上岸,亮铮铮的皮鞋发出“嚓!嚓!”的响声,在街上走过,人们都投以羡慕的目光!
沙埕港是美丽的,当一名人民海军更是无比光荣。可是,我第一次出海就晕船呕吐了,回港后喝了一杯牛奶,才慢慢回过神来。第二次可更惨了,把吃下的东西全吐光了,还把胃壁里的脏东西全都吐出来了。我两手紧紧抱住头,还是要吐,最后连血都吐出来,也不想吃东西,在甲板上根本站不稳。艇长关怀说:“你去睡一觉吧,明天就会好起来的。”战友们开玩笑地对我说:“你去当飞行员吧,在蓝天上飞翔多逍遥呀!飞行员上天五分钟,下来体重减少五斤呀!”好厉害呀,在那青春焕发的年代!不久,我就渐渐习惯,适应了这种水上生活。
水兵生活是迷人的。第三次出海是战友值班,我就呼呼地睡着了。小炮艇从沙埕港出来绕过大洋进入温州港时,我醒了,只听战友说:“快了,温州港快到了!”一听说快到我的家乡大后方了,就一骨碌跳起来走到操控室,战友问我:“你怎么醒来了?”
我说:“睡不着就醒了,让我来操舵吧?”
“不,你看过《难忘的航程》吗?这是瓯江入海处,沙滩不断移位,深浅变化异常......哎,海图也失去效用,需要一张活地图。”
我自告奋勇地说:“这里不同大海,既没有呼啸的大风,也没有怒吼的巨浪,我来吧!”
艇长看了看我,他俨然地对我说:“行,你试试吧!”
我接过舵,就操作起来。我站在操作室里,两眼紧盯前方,望着滚滚的水流走向和沙滩的变化,航速推到——前进三!半个多钟头,稳稳地驶进了温州港。艇长看着我的操作,高兴地说:“哈,这小伙子操舵行!”
我听了像吃了一颗安慰丸,心里好舒服、好高兴。
马达隆隆,高歌前进……
抛锚清江渡
瓯江以北有一条清江,两岸人来人往、车辆往返都是靠摆渡过江的。江水清清,那渡口人们称为清江渡。地图上是个小小的圆点。一到下过雨后,江上水势凶猛,如万马奔腾。
四艘小炮艇右拐弯鱼贯驶向清江渡,岸上无数双好奇的眼睛注视着我们,说:“呵,炮艇来了!瞧,英勇的海军呀!”到了清江渡,欢呼声不断响起。小炮艇就在渡口上方不远处停下来扎下了铁锚。战友们兴奋不已,人人抢着做自己的工作。已是黄昏,四野静悄悄的,只有上游奔腾不息的流水撞击着小炮艇发出“哗,哗”的响声……
夜深了。上游水势来得更凶猛,小炮艇动起来了。参谋长和我还没有睡,他正在看着祖国的地图,我对他说:“快!小炮艇要被江水冲走……动起来了!”值班随即拉响战斗警报,马达轰隆隆地响了起来,战友们纷纷跳起来各就各位,眨眼功夫,快飘到渡口的两艘小炮艇迅速返回到原处扎下了铁锚。参谋长对他说:“太平的后方,绝不可以放松警惕,粗心大意不得!”人人接受了这个教训。次日,战友们高高兴兴上岸,赶到乐清城里去洗澡。当时的军事训练就在这个大后方进行吗?不,不是的。听说有中央首长要来。他是谁呢?谁也不知道。
在清江渡停泊三天以后,还是由我驾驶小炮艇返回到温州港,停靠在温州市东门码头。
温州是个繁华的城市。平时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多得很,非常热闹。这天气氛突然安静下来,街头巷尾交叉口全都是便衣警察,三三两两地走来走去,街上似乎没有闲杂人,连乞丐也没看见了。我们照样“嚓!嚓!“地在街上走过,不过也要按时返回东门码头,不得迟到。
小炮艇已经冲洗得干净发亮,水上部队的官兵齐刷刷站在东门码头上,迎接中央首长的到来。远远望去,对面那两艘登陆大艇上载着八辆军车。近了,更近了,我第一眼看见一个戴鸭舌帽子的人,就情不自禁地喊道:“啊,是彭德怀元帅呀!”
他个子不高,戴一顶鸭舌帽,脸盘圆圆的,嘴巴稍有扁扁的——这是我从电影上,解放军画报上认识的。当时,他是国防部长。
他平易近人,是一个倾听老百姓和下级意见的人,也和战士常在一起的人。我写的一则寓言《将军和扫帚》的故事中说,将军南征北战取得了赫赫的战功,可是他一直没有忘记这个天下每户家庭所拥有的扫帚(战士)。后人为了不忘将军的战绩,在他当年鏖战过的地方,树立了一座神采奕奕的将军像。他得知此事后,日夜坐立不安。他说:“把这个荣誉授予战士吧!我愿像扫帚一样供百姓使用,而决不像泥菩萨那样只让众人来供奉我。”……
啊,来了!他来到东门码头了,和三四十穿着干部便服的人一起向我们走来。他首先向全体海军将士问好。他说:“同志们辛苦了!”“首长好。”我们齐声回答。他并且同我们一一握手,十分亲热。他说这种小炮艇太旧了,要换成比较大的高速炮艇。大炮也要换成射程比较远的,很快就会实现。他的话给我们鼓舞很大,报以了阵阵掌声。
在航海日记上,我记下了这一天。还有一篇短文发表在《黄岩日报》。让我的父母和乡亲也共享快乐和欣慰。
告别清江渡和温州市东门码头,小炮艇轰隆隆地响了起来,我们像骑着水上战马跑得更快了,跑向了祖国南大门沙埕港……
游弋三都岙
三都岙是祖国南大门天然的军事良港。三面环山口袋形,一条长长的水路进出。南面,一座高大巍峨的大山,直插云霄。那山像一位沉默憨厚的巨人,守卫着祖国一片蓝天,倾听着脚下万顷涛声……
我们驾驶着海上轻骑出海了,向着三都岙驶去。
海上漆黑一团,对面看不到人。航行中,我们四艘小炮艇,有时我在前他在后,有时他在前我在后,靠海图上的圈圈点点算出自身的航向、航速,判断出所处的位置。小炮艇左右摇摆四十五度,我就一脚提起来又一脚放下去,一高一低,两脚左右替换站立,籍以减少身体内部的震荡。有时小炮艇前后颠簸起来更厉害,也就借助人体前后摆动应付。每当巨浪排山倒海般扑过来,那海水哗哗哗倾盆甲板上,我紧紧抓住舵盘不松手,只得减缓航速,35°倾斜角度航驶。小炮艇一下爬上了高高的“云头”,一下又跌入了谷底,像大海中飘荡的一叶扁舟。我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在艰难的航程中前进……
记得一天,台风大作,大海怒吼,海水暴涨,淹没了近海许许多多小山头,到处白茫茫一片!那个大老粗艇长心如火燎,一时迷失了方向,却把小炮艇开到了一个小山头上。退朝后,小炮艇搁浅在山头上下不来了。后来那个艇长被撤了职,开除了军籍。他是从陆军转到海军的,参加革命工作几十年落个如此可悲。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你看海图上的圈圈点点起多大的作用啊!今天,有水上战争、天空战争、科学战争……多么需要人才啊!
小炮艇继续在大海上游弋,一路上风大浪高,经过无数次的努力,终于到达三都岙的入口处了。前面,那是一条长长的水路,中间还有几个大转弯。
远远地可以看到山头上驻扎的高炮团、雷达营、通讯连,在山脚下有后勤供给部队,还有个海军水上支队……
到了三都岙天已经亮了,信号员向我们发出了“欢迎”的信号。
我们把小炮艇停泊下来,忙碌了一番,马上开始休息。可是,那里天气晴朗,八九点钟敌机就飞来干扰了。顿时,四面山头上高炮怒吼,敌机只得逃走了。敌机来了就打,敌机逃了就停,一次又一次……说老实话,一个白天下来,我们在那里没睡上一个好觉。
太阳的余晖染红了山头,远方的炊烟袅袅升起,马达轰隆隆地响起来,我们驾驶着小炮艇飞奔,转了一圈又一圈,游弋三都岙,终于赢得了胜利。
当天夜里,我们在夜雾蒙蒙中回来了。一路上披着皎洁的月光,踩着怒吼的波涛。后来,我写信给家里人自豪地说:
昨夜,我睡在大海上,
大海呵是一个摇篮!
祖国是我的母亲,
抚育我们茁壮成长。
诗人在那里写下了多少闻名遐迩的诗篇!画家在那里记下了多少惊心动魄的画面!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fable.cn/content-7070.html
以上是关于一个水兵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一个水兵的故事;本文链接:http://rc-yjbl.com/yuy/2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