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作诗 ,对于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书生作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书生作诗
清康熙年间,远城县有一个书生,姓苏,名知晓。苏知晓少年时,父母便已先后辞世,他是跟随叔叔长大的。苏知晓聪明伶俐、喜好读书,叔叔满心希望他能金榜题名,自己也好跟着沾光,所以待他视同亲生。后来苏知晓考了几回试,不知怎的,就是秀才考得还算顺利,其它的便再也难进半步。而这苏知晓,除了读书,便再无别的爱好,下地干活更是不干。渐渐地叔叔就对他失望了。在他二十二岁那年,邻村有一家姓唐的,只有一个独生女儿,想招一个女婿。那女儿看中了苏知晓,唐家便找媒人来说合。苏知晓的叔叔乐得少个包袱,就把苏知晓“转让”了出去。
苏知晓的妻子唐翠儿虽然不识字,但很是贤慧能干,里里外外把他侍奉得舒舒服服,苏知晓真是进了福窝。但成家就要立业,不立业如何养家糊口?苏知晓入赘前几年,唐家也和他叔叔一样抱着一线希望,希望他能考出一个前途来,加上岳父母二老还能干活,所以就由着他自己混。后来看他象是读书也读不出个名堂,就劝他脚踏实地地先把生活安顿好。二老知道他不喜干农活,就拿出多年的积蓄,让他做门生意。可他出去跑了半年,学着骚人墨客风流潇洒去了,把钱花得净光,最后几乎是讨饭回了家。
这中间最为难的是唐翠儿,因为人是她自己挑的,挑来的人不但不能为她家里分忧,反而还要添乱,她只有拼着命干活。但一家的吃穿用度,再加上二位老人的药钱,真是一贫如洗、入不敷出。
这一切,苏知晓浑然不觉。他依旧沉迷于书中,天天作诗填词、访朋问友,忙得不亦乐乎。别人取笑他,他就以“贫贱不能移”之类的句子打发了事。
有一天夜里,苏知晓忽然诗兴大发,作了一首诗。诗作完后,书生感觉很满意,想着明天拿到朋友们那里去炫耀一番,但又怕明天又忘掉了,就爬起来想写在纸上。可他起床后,一摸油灯,才想起来油灯早就没油了,因为没钱,也就没买;家里也没有蜡烛,更糟糕的是,连打火石都用完了。
苏知晓是一家独住三间破草房,所以根本不能“凿壁偷光”;这时正是阴天,也不能“映月夜读”;放眼窗外,已经是秋风萧瑟,也没有萤火虫,要不也可以“囊萤读书”……苏知晓急得连连叹气。这时他忽然想起三天前下了一场暴雨,电闪雷鸣,照得屋子里亮堂堂的,苏知晓突发奇想:如果雷公能放几道闪电,我的诗不就可以写成了吗?
于是,苏知晓就祈祷了起来。他的祈祷飘到了天宫,雷公见他读书痴迷,被他的诚心感动,就放起了闪电。放一道,苏知晓写几个字;再放一道,苏知晓又写几个字……终于,苏知晓的诗写完了,雷公就收手回了天宫。
苏知晓正在喜不自禁,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村里的邻居。邻居慌里慌张地说:“不好了,你的妻子唐翠儿在村头被雷打死了。”
苏知晓吓了一跳,唐翠儿不是还睡在床上吗?他到卧室一看,唐翠儿果然不见了。他忙跟邻居赶到村头,唐翠儿已经倒在地上,手里还紧紧地抓着半截蜡烛。苏知晓明白了,唐翠儿一定是听说自己要写诗,偷偷出去帮他借蜡烛的……
看到唐翠儿手里的蜡烛,苏知晓的脑子里仿佛又响起一道惊雷。这道惊雷使他一哆嗦,就跪在了唐翠儿的身边,一边号陶大哭,一边把刚写好的诗稿撕得粉碎……
原发《平原晚报》2005年4月18日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fable.cn/content-1839.html
以上是关于书生作诗的介绍,希望对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书生作诗;本文链接:http://rc-yjbl.com/yuy/3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