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清作品欣赏 ,对于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黄水清作品欣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黄水清作品欣赏
科学寓言——中国当代寓言作家在新时期共同创造的一种寓言品种,黄水清先生就是科学寓言创作的一位代表作家,他的《科学寓言1000篇》分为6卷:自然环保卷、动物卷、天文地理卷、科技创意卷、生理心理卷、数理化卷,85万字,曾获文化部“蒲公英”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寓言《矛和盾的集合》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黄鸡的故事》入选“人教版”语文第四册。
《矛和盾的集合》为矛和盾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在与朋友的比赛中,发明家面对危急,蒙生了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同时,有效打击敌人的想法,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作家从科学的眼光,得出结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母亲》同样是一则言简意深的好作品,老画家画了一幅原野山林图,落笔取名《母亲》,感到困惑的学生在老师的解释下豁然开朗,原来绘画作品起名《母亲》饱含了画家对大地母亲的无限深情。启发人们要热爱大地母亲,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作品的题目,不由不让人齐白石先生的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白石老人九十一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了一张水墨画。诗句是由老舍指定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这的确是个难题。
齐白石创作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上没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这是绝妙之至的构思。蛙声如何画?老人从诗句规定的“出山泉”三字得到了启示,就在“泉”上作文章。老人没有画蛙,而是在那四尺长的立轴上,画两山峡谷间泉水汩汩地自远处来,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着。人们见到摇头摆尾活灵活现、似顽皮小儿的蝌蚪离开了水的源头,告别了它们的妈妈(或去寻找它们的妈妈),自然会想到蛙和蛙的叫声,似乎那蛙声随着水声由远而近……真是画中有画,画外还有画,能使人产生多少联想啊!
《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中有画,《母亲》题中有画。黄水清科学寓言,别有洞天别出心裁,可读可乐。
附:黄水清作品作品二题
矛和盾的集合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的危急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和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啊!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动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次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选自“新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5课2003年6月第1版
母亲
老画家画了一幅原野山林图,落笔取名《母亲》。
在一旁的年轻学生问:“老师,您是否写错了?”
“没错。儿子怎么会认错自己的母亲呢?”老画家指着画,深情地说,“看,这浓郁的森林,是母亲的秀发;这美丽的田园;是母亲的容颜;这广阔的原野,是母亲的胸怀;这甘甜的山泉,是母亲哺育我们的乳汁啊!试问,在世界上——不,在茫茫宇宙中,还有比她更美丽、更宽厚、更伟大的母亲吗?”
年轻人听了,眼前顿觉一亮,心中豁然开朗。他们不由自主地轻声呼唤:“母亲!”——选自《科学寓言大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fable.cn/content-5786.html
以上是关于黄水清作品欣赏的介绍,希望对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黄水清作品欣赏;本文链接:http://rc-yjbl.com/yuy/2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