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儿童故事网,分享儿童故事,包括:睡前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故事等,是您给儿童讲故事的好助手。

庄子-庄子新解两则

  • 庄子,读书,文化
  • 寓言故事-小马儿童故事网
  • 2024-06-10 08:00
  • 小马儿童故事网

庄子-庄子新解两则 ,对于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庄子-庄子新解两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庄子新解两则

1.与时俱化

凌代坤

庄子带着弟子在山中游历,看见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伐木的人坐在树下休息,却不去砍伐它。庄子问其究竟,伐木人说,这棵树看起来高大,却是不成材的树,没有用。庄子由此感慨:因为不材,这棵树可以终享天年。

出山之后,庄子一行住在一位老朋友家。老朋友高兴,要杀鹅招待客人。家童问:家里两只鹅,一只会鸣叫,一只不会叫,到底杀哪一只。庄子的老朋友回答:杀那只不会叫的。

第二天,庄子的弟子问庄子:老师,昨日山中那棵大树,因为不材,可以颐享天年,同样不材,主人家的鹅,却因为不会鸣叫,性命不保,先生今后,将处于材还是不材呢?庄子笑着说:处于材于不材之间,当然是一种似是而非取巧的方法,但遵循天道的原则,一龙一蛇,与时俱化。需要成龙时,腾云驾雾,需要为蛇时,匍匐在地。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偶作》一诗中写到:木雁一篇须记取,至于才于不才间。

清代诗人陈大章在《戊子生日书怀》中劝勉后人: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寄身。此二翁恐怕都曲解了庄子的意图。


2.目击道存

凌代坤

温伯学子是楚国的思想家,赴齐国讲学,途经鲁国,鲁国的名流士绅,很想拜见温伯学子。

温伯学子概不相见,并对他的仆人说:中原地区的人,满嘴仁义道德,其实他们不懂得人心和天道。

讲学完毕,温伯学子由齐返楚,又客居鲁国。鲁国的士大夫们摩肩接踵,前去拜会。迫于礼貌,温伯学子不好再次拒绝,只得一一接见。接见一次,叹息一次。仆人问其缘由,温伯学子说:这些名家士绅,好像彬彬有礼,循规蹈矩,一进一退都很有章法;劝谏时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恭恭敬敬,训导时又像老子对待儿子一样雷霆震怒,喋喋不休。他们一点也不知晓当今社会的人心和天地间的大道,我怎能不慨叹。

孔子拜会温伯学子,四目相对,一言不发。子贡在一旁发问:老师渴慕温伯学子很久了,今日相见,为何不发一语。

孔子说:像他这样的人,目光一接触,就已经直抵大道,任何语言在此时,都是苍白无力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开宗明义就阐明:道可道,非常道。此后又多次论述,道的不可言说:致虚极,守静笃;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知之不言,言者不知。

佛教中有一个“拈花一笑,衣钵真传”的典故,与“目击道存”十分相似。

一次大梵天王率众在灵山,请佛陀开示佛法。佛陀却拿起一支大梵天王奉献的金婆罗花,意态安详,一句话也没有说。大家面面相觑,都不了解佛陀的意思。唯有摩诃迦叶,破颜一笑,心领神会。佛陀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孕万有的精妙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其中处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然后把平素所用的袈裟和钵盂授予迦叶。中国的禅宗把摩诃迦叶称为“西天第一祖师”。

禅宗六祖慧能,大字不识,深得佛法。主张明心见性,不着文字,直抵人心。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fable.cn/content-10118.html

以上是关于庄子-庄子新解两则的介绍,希望对想给儿童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庄子-庄子新解两则;本文链接:http://rc-yjbl.com/yuy/23519.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马儿童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2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